媒體報導
微軟多螢幕策略 拉台廠合構雲端運算產業生態系
[電子時報]
馬培治報導-全球個人電腦(PC)作業系統巨擘微軟(Microsoft)近年來積極擴張在既有PC作業系統以外的軟體平台市場,從其將原「3螢1雲」策略修改為更強調多元終端裝置的多螢幕策略即可見一斑,而為了加強微軟在雲端運算整體市場發展的實力,該公司特別由總部指派OEM部門全球副總裁John Kalkman來台坐鎮一季,除了希望與台灣的雲端運算相關OEM/ODM業者建立更緊密的總部層級關係,也企圖打造以微軟軟體解決方案為基礎的多螢幕產業生態系(Multi-screen ecosystem)。
特別為了來台長駐取了中文名字「科孟仲」的John Kalkman,希望能與台灣科技產業達到有如孟仲兄弟般的情誼,事實上,微軟執行長Steve Ballmer與董事會之所以派他來台鎮守,主要是希望鞏固微軟與台灣硬體合作夥伴的關係,以利雲端運算浪潮帶動的多元終端裝置發展趨勢中,微軟能夠持續佔據如同在PC作業系統領域的絕對優勢。
微軟為了整建雲端運算產業生態系,積極拉攏包括廣達、英業達、緯創、鴻海與仁寶等ODM夥伴建立多螢幕產業生態系,企圖在包括PC、手機、電視等微軟傳統的「3螢」之外,在更多市場分類,與生產如平板電腦(Tablet PC)、數位相機(DSC)、導航等具備「螢幕」的裝置業者合作,在未來相關「螢幕」的裝置都可連網的趨勢下,搶先近來亦積極投身多元連網裝置的競爭者如蘋果(Apple)、Google等一步,與在雲端運算佔據終端裝置關鍵研發生產地位的台廠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此外,微軟也和廣達、仁寶、英業達合作,設立採用微軟雲端技術的MCloud實驗中心,協助相關業者進行雲端服務的研發測試,在資服業者方面,也和凌群電腦合作建置類似實驗室。
對於近來包括英業達等伺服器代工業者積極投入的貨櫃資料中心(Container PC)技術領域,John Kalkman則表示,微軟本身投身雲端運算相關研發歷史超過10年,同時是全世界投資在雲端資料中心建置最多的企業之一,目前的貨櫃資料中心技術即將進入第4代,微軟樂意透過技術授權等方式,與有意投入的台廠合作。
至於與經濟部合作設立、以雲端運算研發為主要目的的軟體與服務卓越中心,John Kalkman表示,目前已經進入緊鑼密鼓的準備階段,將在經濟部審核完畢後,預計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10)期間正式揭幕。
John Kalkman強調,多螢幕裝置的重點,必須是使用者不論透過何種裝置,都能得到一致的使用體驗,同時配合微軟近來大力研發與推動的自然語言與自然使用者介面,用語音、手勢等,就能達到操控裝置的目的,他並以在Windows 7 上推出的多點觸控,以及即將在Xbox上推出的體感遊戲技術Project Natal為例,表示類似的自然使用者面,將會是未來微軟發展的重點,但對於會否在新版本的作業系統中增添相關功能,他則不願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