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期 / July 5, 2017

分享到臉書!分享到維特!分享到噗浪!分享到Google+!分享到微博!轉寄友人友善列印

智慧大未來

作者/編輯室

[發表日期:2017/7/5]


編按:本文為凌群電腦 劉瑞隆總經理於2017年6月15日中國電子學會主辦之「第九屆中國雲計算大會」Keynote Speach演講全文。



各位貴賓,大家早上好。很高興能夠參加第九屆中國雲計算大會,跟大家分享『智能大未來(智慧大未來)』這個題目。去年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是『智慧製造趨勢下之雲計算未來發展』,當時在人工智能領域有個大新聞,就是Google 人工智慧程式 AlphaGo 與南韓排名世界第四的圍棋棋手李世石進行人機對弈,五局決勝負。經過五個小時,AlphaGo贏了。今年它更擊敗了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棋手柯潔,也因此大家開始討論機器人會不會取代人類?人工智慧是否已可超越人腦?

兩岸從1980年代起,相繼啟動多項大型應用系統建置計畫,樹立典範。李國鼎先生於1980年召開第一次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同年8月,於芝加哥召開第二次外籍科技顧問會議,揭櫫四大重點科技項目,包括能源、材料、資訊、自動化,一路帶動臺灣資訊產業的發展,也奠定今日臺灣硬體工業的發展基礎。資訊服務產業從早期三十年前,李國鼎先生擘劃發展開始,當時有著蓬勃發展,到後來製造業興起,政府陸續推出「推動資訊業電子化(ABCDE)計畫」,協助製造業成功轉型並打開國際市場。

當時政府啟動多項大型應用系統建置計畫,包含臺灣的戶役政系統、稅務系統、通關自動化、電子化政府、金融證券、醫療照護…等領域的E化成果,在國際間儼然已樹立十分優秀的口碑和評比成績。甚麼叫”大型建設”或”大型計畫”?就是專案規模達到數億元、甚至數十億元的才叫"大型計畫”,這樣就能吸引全世界技術或產品最先進的公司來投入建設。我們以前看武俠小說,男主角跟三腳貓比武一、兩招就結束了,因為一邊是天下第一的武功,另一邊是三腳貓的招式,輸贏立現。因為有大型計畫,建立國際級的資訊應用系統,讓人民獲得最好的便民服務,在建置過程中也幫國家培養了許多一流的IT人才。

最好的例子,就是在1990年代開始,兩岸的製造業攜手展開合作,台灣現在有11個資訊產品是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名(請參見圖1),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例如Cable CPE、WLAN NIC等等,伺服器也佔85.9%、主機板佔85%...等等,我們台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有很多會員都是這些領域的翹楚,也都早在兩岸完成集團布局,這樣的動能一定要維持下去,因此大型計畫也要持續投入,產業界也投入研發,相輔相成進入良性循環。

兩岸透過大型計畫培養國家人才,當然還必須順應世界趨勢才能在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在講全球的「第三平台」和智慧城市發展趨勢之前,先跟大家分享一下網路速度的改變,才能實現、加快推動第三平台和智慧城市的發展。


《圖一》兩岸偕手,硬體工業實力堅強,全球高市占率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凌群電腦整理。106年6月。


網路速度越來越快。記得1990年初我到美國矽谷去的時候,那個年代沒有網際網路,當時就是透過轉換,把數據資料載波在電話線路上面,透過撥接的方式去連線來取得資訊。不過才二十多年的時間,現在進步非常快,已經到了40Gbps的速度,相當於PCI-e 4.0,這在以前很難想像。所以以前很多做不到的事情,現在都能實現了,像是BYOD(Bring Your Device),電腦、平板電腦跟手機都可以隨處使用,這也使得人工智慧逐漸變得可能。

人工智慧到底做了甚麼事情,讓我們開始擔心會不會有朝一日會超越人類智慧?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智能程序」。我們運用人工智慧來提供服務,像是設計工廠生產線的時候,使用工業工程的技術在規劃生產線,就是要用人工智慧的技術,將之商業化來服務你的客戶、消費者,並創造商機,在全球市場勝出。另一個例子是軟體開發的專案管理,現在甚麼事情都可以聯網,連跨國軟體開發專案的管理也不例外,透過軟體開發過程相關參數的量化、模型化,我們將專案管理透過網際網路放到雲端,跨國軟體開發團隊就能做產能的管理、移轉及產能預估。
由於網路速度的加快,隨處皆可透過聯網設備來上網,但人們總是需要一些設備來聯網,這就是國際市場調查機構IDC所提出的「第三平台」趨勢。第三平台是IDC在2011年提出的概念,在1985年之前是「第一平台」,大型主機非常昂貴,我們業界很多人相信都非常懷念那個年代,那時做電腦這行很賺錢。「第二平台」就是1985年到2005年間,是以個人PC及網路為主的網路時代,後期也是物聯網開始萌芽的階段。2005年以後的「第三平台」階段,電腦資訊產業越來越辛苦,因為競爭非常激烈。(請參見《圖二》)


《圖二》第一平台、第二平台、第三平台演進
資料來源:凌群電腦整理。106年6月。


「第三平台」主要是由四個重要支柱所組成,包括:行動裝置與Apps、巨量資料分析服務、雲端服務及社群科技等(請參見圖3)。這些重要趨勢能帶動後續衍生的智慧觀光、智慧社區、智慧健康、智慧防救災、智慧能源…等眾多智慧城市相關應用。


《圖三》「第三平台」四大支柱
IDC,凌群電腦整理。106年6月。


根據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預測,全球聯網裝置數量將從2016年的10億台,大幅成長到2022年的140億台。2030年之前,全球85億人,其中80億聯網,同時全球將有250億個連網裝置。全球物聯網商機,其中79.9%(預估約為2,620億美元)來自於物聯網相關的應用服務,網路和雲端占10.7%、感測設備及終端設備則占9.5%。因此,「後物聯網時代,人工智慧接手」,預期在後物聯網時代,AI 智慧裝置將逐漸進入我們的生活之中,產業焦點也由物聯網延伸至人工智慧。

後物聯網時代,人工智慧接手,也就是說人工智慧將在應用服務裡面扮演重要角色。讓我們稍微定義一下「人工智慧」,約翰˙麥卡錫於1955年的定義是「製造智能機器的科學與工程。」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亦稱“機器智慧”,是指由人工製造出來的系統所表現出來的智慧。通常人工智慧是指機器或系統通過電腦所實現的智慧,向智能主體提供一些服務,例如AlphaGo。所以人工智慧是製造出來的智慧,跟我們的人類智慧還是有差距的。

李開復先生說過,「未來10年的AI革命比工業革命規模更大,而且來得更迅速猛烈。」講到工業革命是我們東方文化的痛,西方在十八世紀進行的工業革命,我們東方經濟體沒有跟上腳步,造成了後面200多年的歷史差距。這一次人工智慧變革,我們不僅要迎頭趕上,還要超美趕歐。李開復先生也說:「未來10年 AI 將取代 50% 工作,特別是重複性高、工作可量化成數字、思考時間不超過 30 秒等工作最容易遭到取代。」這對軟體產業來說,代表了以後程式碼的編寫可能都可以由人工智慧來完成。

我在1990年代去美國矽谷,當時我發明了程式自動產生器SYSCOM APG,現在倘若把人工智慧再放上去,系統智慧就有更多的能力。大家可能也會問,有人說人工智慧超越人力需要30年,有人說20年就能達成,但人類文明持續在進步,所以前述命題應該不會成立,因為人類會進步。所以個人比較贊同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洪小文的看法,他說,「人類智慧若能駕馭人工智慧,將能成就出“超級智慧”。」這是我們現在馬上要面對的。AI一直在進步,我們要用人類智慧將AI轉化為商業化應用,產生商業價值,才能永續發展。
有一個很好的案例就是我們講的智慧城市,有了物聯網(IoT)跟雲計算應用,就能構成智慧城市,但如果能再加上人工智慧,就會變成更聰明的智慧城市。個人觀察,我認為智慧城市的基本元件有三:Infrastructure(基礎建設)、Control Centers(中控中心)和 Scenario(願景)。

首先,第一個是Infrastructure基礎建設,這是憑真本事、硬道理,半點都沒辦法造假。所以我們在講中國大陸的智慧城市,會講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在提到台灣的智慧城市會想到台北、高雄或台中…等地,基礎建設在智慧城市發展過程是根本礎石,馬虎不得。

第二個基本元件是中央控制中心。在城市裡多半會有警察勤務中心、防救災中心或緊急應變中心…等的設置,但中央控制中心應該要能整合所有首長要看的資訊和畫面。一個城市裡有幾十萬支、甚至幾百萬支攝影機每天24小時在不停地拍攝畫面,但在甚麼情況下要自動警示異常?這就必須仰賴中央控制系統的人工智慧。中央控制中心有兩個主要的任務,一個是全市資料和影像的連接與會整,另一是重點畫面的擷取及傳送到特定執勤人員或市長面前。現在警察多還是靠無線電來跟勤務中心聯繫、應變,可是歹徒或贓車一直在行進移動,所以有沒有辦法靠一個系統,讓應變範圍內的執勤人員都可接收到指令?由系統預判歹徒行進路線,讓值勤人員可以做最有效的動員方式。現在很少人做這些工作,我想這可能是下一步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再講到Scenario(願景)。智慧城市要解決的應用需求非常多,單看要用怎樣的優先順序。現在城市裡都有很多攝影機,如果有車輛失竊,這台贓車在路上跑,系統從街頭架設的攝影機抓到車牌,自動判斷是剛通報失竊的贓車,就立刻通報在附近執勤的警員,並將那台車輛前方即將遭遇的交通號誌轉換成紅燈,警察不費吹灰之力也不用大老遠飛車追逐,輕鬆將歹徒繩之以法。現在如果把人工智會再加進去,智慧城市的系統將更有能力、更厲害。

另一個應用是在機器人的方面。我們公司也是被客戶要求一些功能,但市面上找不到符合客戶需求的,我們發現在企業應用的服務型機器人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總結來說,人工智慧必須要能夠轉換為商業價值,在「第三平台」的趨勢下提供了絕佳的發展機會和環境。

接下來跟大家報告,敝人目前擔任台灣雲端物聯網協會副理事長,我們會裡跟這次主辦單位,中國電子學會有很好的交流,每年也都會組團來參加中國雲計算大會。我們協會的會員多半是台灣製造業的領導廠商,也擠身前述11項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廠商之列,頗具代表性。我們希望將台灣的雲端系統軟體和服務能積極拓銷國際市場,或者內地有需要合作的地方,我們也樂於分享、共襄盛舉、共創歷史。

張忠謀先生在2014年3月27日出席會議,以“Next Big Thing”為主題發表演講。根據其觀察,目前全球資通訊產業的發展重點,無疑是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包括台積電、高通、聯發科等業者,近幾年營收成長幅度都遠優於半導體產業平均成長率(約3%至5%),繳出雙位數、甚至接近20%成長的成績單,就是掌握這波商機。但下一波Big Thing,據他觀察,應該不是物聯網、穿戴式產品及智慧家庭,而是能夠整合網路技術、聯結與應用的公司!在我來看,人工智慧是當中的發展關鍵之一。

將來人工智慧的發展,很有可能是技術領先帶動產業經營模式的改變,平台會是重要的發展載體。人工智慧的興起將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推手,因為智慧城市建設起來非常辛苦,但人工智慧可望加快智慧城市的發展進程。而以往在資通訊產業的銷售型態中,純硬體或純軟體授權的模式也會改變,藉由平台的total solution銷售模式將會帶來產業重組新契機,我想已有一些領頭羊的企業掌握先機。

古語有云:「誰能勝出,但看今朝。」在此祝福所有與會貴賓鴻圖大展,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