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期 / July 4, 2025

分享到臉書!分享到維特!分享到噗浪!分享到Google+!分享到微博!轉寄友人友善列印

劉瑞隆總經理:以數位為核心,迎接AI時代的服務業改革新篇章

作者/蔡湘玫

[發表日期:2025/7/4]



6月11日,在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與台灣服務業聯盟共同主辦的「AI時代下以數位為核心的服務業改革」論壇中,凌群電腦總經理劉瑞隆發表精彩開場演說,深度剖析人工智慧對全球服務產業的深遠影響,並分享企業如何擁抱AI轉型,提升競爭力。

演講伊始,劉瑞隆總經理簡要介紹凌群電腦的發展歷程與產業角色。凌群自1975年成立至今,六月歡慶五十周年,長期深耕雲端服務、物聯網與數位轉型領域,同時積極參與多個產業政策與組織運作,包括台灣服務業聯盟及經濟部重大數位計畫執行單位。

針對人工智慧帶來的挑戰與機會,劉總經理指出,服務業在全球GDP中占比高達67%,其在AI浪潮下所受影響尤其關鍵。他強調:「AI對服務業的衝擊與應用程度,將決定一個國家的未來競爭力。」他更以「這是一場全球AI創新競賽」形容當前局勢。



劉總經理將AI產業分為四大類別,包括晶片研發與製造、AI系統平台、大型語言模型(LLM),以及生成式AI應用。他指出,前幾類多為國際巨頭主導,而企業真正的機會在於應用端,唯有導入自有的AI解決方案,才能在競爭中突圍。

他引述 Bloomberg 的觀點指出,AI發展正進入「代理人(Agent)」階段,預言了「智慧電腦人(computer Agent)」。劉總預期在未來五年內,企業內將出現人機共事的新型態。例如,一家擁有80名員工的企業,將可能有30名AI代理人與50位真人員工協作。

在技術演進方面,他提及AI正從「感知AI」進化到「生成式AI」、「代理型AI」,最終走向「實體AI」,例如美國Waymo的無人計程車已在舊金山實際營運,展示AI應用的真實面貌。

對此,凌群電腦也不缺席,積極部署三大AI應用:Ayuda智慧服務機器人、電腦代理人系統,以及與研華合作的智慧醫療藥櫃,展現企業在AI實務應用上的創新與實力。

展望未來,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於今年3月所公告資料顯示,AI技術將更具感知性、模組化、開放化,並將持續降低成本,創造更大商機。未來趨勢有四:

(1)機器人與AI融合加深:打造通用AI人形機器人;開源世界大模型、快適應關鍵突破;整合邊緣AI助力智慧製造、醫療、服務等。
(2)更強的感知與適應性:強化視覺、觸覺、聲音理解。
(3)模組化、開放性平台:方便開發者與企業快速搭建應用。
(4)成本降低、商業化普及:人機協作成主流,與人共事而非取代。

劉瑞隆總經理以一句充滿期待的話語作結:「AI時代是國際競技場,也是機會的起點。唯有積極行動與跨界合作,我們才能讓AI成為服務業改革與永續成長的推手。」整場演講,
兼具知性、幽默與預見,與會者均表示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