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資訊管理新價值 –談資料整合與分析

作者/鄭維仁

台灣的電子化政府發展自1997年七月政府網際服務網(Government Service Network, GSN)啟用以來,伴隨著網際網路及資訊管理等相關技術的發展,陸續完成了戶役政、財稅、公路監理、電子化政府服務平臺(Government Service Platform, GSP)等重要里程碑,並於2012年啟動第四階段電子化政府的五年計畫,期能使民眾更便捷地使用政府服務、使政府服務更貼近民眾生活。 透過長期、有計畫的電子化發展,各機關或資訊單位已陸續將人工服務及業務資料等,運用各種電腦科技來強化作業效率,因此,也產生了大量的結構性及非結構性的電子資料,而各機關及資訊單位也開始思考,這些資料除了所屬業務系統所需外,是否有機會創造其他價值?或是提供其它機關或民間組織運用?這些新的思維,除著眼於將政府既有資料創造有價值的分享,另一方面,也期盼能尋找多面向的交叉分析,協助政府作為施政的效益與民意的瞭解。 資料整合乃要將現行已存在之非結構化與結構化的資料,透過工具與分析方法進一步萃取、存放,建立統一的資料出口介面,提供跨設備(Device)、跨機關(Network)、跨系統(Application)的應用與存取,政府部門可藉此檢視資料是否為可公開資訊,若資料可為政府公開資訊(Open Data),則可以單一窗口方式提供給加值軟體開發商再應用,擴大政府非正式服務的管道,強化各種便民措施。 就企業組織而言,可運用萃取後資料進行關聯式分析,打破業務、生產、產品、後勤等系統的界限,提供管理階層更貼近組織營運的效益分析,對於資訊單位,則降低開發異質系統資料交換介面的開發成本及原始資料無法針對性拆解的困境。 因此,資料整合可說是資料分析的基礎工程,適用於政府機關及企業組織的資料加值發展,並可藉此提升管理階層對組織運作的掌握度;對整府機關而言,則取決於機關首長的思維,若是幕僚單位僅是以粉飾太平的角度來發展,所產生的分析可能也只是意欲呈現自身績效在首長面前的呈現,反之,若是能以民眾對施政成果的回應做為資料分析發展的目標(民眾回應結果可能會是不滿多於滿意),機關首長也就能瞭解民眾對各項施政的真實回應。 隨著資料整合與分析逐漸成為資訊發展的新趨勢,凌群電腦運用多年的系統發展與資訊整合經驗,結合長期的技術合作夥伴 (如:台灣微軟、HP、思科等),積極協助客戶導入相關的規劃,全面提供並解決客戶在業務上面臨的問題。